灵感创意日 在此推广

设计师面试宝典

5年前上传

资讯  /  活动集锦  /  其他 分享 139442|0|0 版权信息 作品版权由 tim 解释,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tim

       

       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准备作品和简历,

       却很少有人花心思去准备面试。


       老实说,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下决心在这个行业一直走下去,只是看着表面的高薪,那将是一段很痛苦和漫长的路要走,所以在决定是否踏入这一行之前,先问问自己,身体和心理准备好没?以下是我整理了一些经常被面试官问到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包括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用户研究工程师,每个角色不一样,每个候选人也有不同。例如面试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问题肯定有侧重,沟通方式也会不一样。面试官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候选人面试也会有不同的聊天方式和面试官配合技巧。但是,我主要想了解的就是以下8点:


1. 你为什么想成为 UI 设计师?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真实感受和选择这行的原始动力,可以鼓励你未来遇见困难时候想想当初的初心,比如说为了进大公司,做的产品身边人每天都可以用到?那么在未来遇见困难时候,想想当初进这行的初心,就能帮助你找到坚持的动力。



2. 你对 UI 设计的理解是什么?


在我早期面试时候经常去背诵一些 UI 设计原则和定义,包括一些名词,然后都失败了,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并不是解释 UI 是什么,真正重要是把你个人观点和想法融合进去,但是前提是你必须了解什么样的 UI 设计是好的。比如可以回答, UI 设计是帮助用户很好理解功能,同时保证视觉统一风格,同时很好融合品牌进去,让你的整个设计能和其他竞品做出差异性。再更高级点,就是通过设计去推动业务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

    

3. 工资很重要 ,但成长更重要


我记得我刚毕业找工作时候,眼睛总是盯着一些工资高的,对于公司性质,未来发展性,工作内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些都不是很在意。陷于一个误区,好像薪水越多越能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而后来,明白了,当时思考逻辑不太对,因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上班才有动力,你有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试问下,如果现在一个人每月给你10W,要你每天站楼下什么都不做,你愿意么?所以薪水不是衡量一个工作的标准。个人成长,公司业务如何,公司平台怎么样,设计团队氛围,然后再看待遇,因为只有公司平台和业务足够好,你才能在里面成长快,收益也越大,当然所在的团队氛围也很重要。


4. 不要怕犯错 ,逆境中成长


很多设计师经不起批评,当自己作品别人有异议时候,情绪很容易反弹,这点不好,有不同建议很正常,所以我们做完自己的设计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产品角度去考虑这个页面是否把功能级体现清楚了,从交互层面去看看功能逻辑有没有问题,从视觉维度去看统一性、品牌调性、差异性有没有体现出来。很多设计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其实问题就很明显了。不要怕被说,有人说证明你有成长空间。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也是,犯错的感觉并不好,很沮丧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充满罪恶感,但人非圣贤,在工作中不可能完全不犯错,与其担心,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工作流程更加有组织和效率,减少犯错的机会。而不是一旦犯错了,被批评就陷入懊恼的情绪中去。从错误中学习,一直是一个最快且直接的方法。另外多沟通,多和主管沟通,千万不要逃避沟通,沟通能帮助你更加聚焦人物和目标,也加强领导对你的了解。
 
5. 塑造个人品牌


你有想过你在别人心中是什么形象吗?这里说的形象不是外在的,简单来说,就是别人一想起你的时候,会在你身上贴什么样标签。这个标签我为理解两种,一种是专业标签,比如想到张三会想到他动画很好,品牌很好,UI 很好,这是专业标签也是职场上比较难塑造的,需要你不断朝这个标签去努力,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义好专业标签,并不断去强化它,让它成为你的武功绝学麒麟臂。其次就是性格标签,活泼,正能量,热心等等都能让你快速融入大家。当然你也可以和我一样经常分享,分享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进步,不管你的设计发到站酷,还是 UI 中国,在这过程中你都能得到不同反馈,能帮助你建立更完整的自己。
 
6. 持续学习和思考


互联网变化很快,特别是经验这个东西,或者我现在的专业经验能帮助我 UI 中做好设计,但是未来如果5年后全是 AR\VR 全息投影设计,那我的这个经验基本为0,所以保持持续学习,你会发现你的视野将看见更远的地方。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最便宜也最珍贵的就是知识,试想现在只要你想掌握一个技术,各种教程,随便百度下就有很多,关键是你想不想学习,关于专业我一直觉得靠自己,只要你想收获,努力学就可以得到。


        其实,对面试来说,好的面试谈话和好的作品集同样重要。许多人都以为,面试是一场无规律的谈话。既然无法预知面试官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干脆就把时间都用在作品集的整理上,至于面试谈话就单纯依靠临场发挥。站在求职者的角度,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求职者仅仅准备作品集远远不够。面试官希望每个求职者都能在面试中,清晰地传递自身的价值和特点。 而这个过程之前,需要先排除两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1:作品够硬,就能过关


谁也无法否认,作品在设计师求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相信大家身边总有一些仅靠牛逼的作品就打动面试官而轻松获得Offer的人。于是,就有人得出“准备面试,就是准备作品集”这样简单粗暴的结论。

这么说行不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大家忽视的最终困难“。

举个栗子:



谈到体育比赛,人们常常感慨它的残酷。要知道,在百米赛跑中,

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差异,不过是零点零几秒;

在跳水比赛里,金牌和银牌之间的差异,不过时零点零积分;

在跳远比赛里,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异,不过时一厘米不到的距离。

就这么一点点一丢丢的差异,导致了参赛选手的天地差异待遇。
可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就会知道那所谓的”一点点一丢丢“的差异究竟有多么惊人。

形象一点来说,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把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经理看作X轴,把进步程度看作Y轴,就会看到,能力上升的轨迹往往和对数曲线非常类似。




通过这个曲线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
最初,一个人只需要消耗一点点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进步;可是随着进步程度的增加,再进步一点点往往就需要投入相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那些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异(Y轴)实际上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小,因为,X轴上要有很大的差异才能造成Y轴那一点点的差异。

由于设计师之间的能力差异无法像运动员一样被精准测量,这就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劫夺:

假设设计师的作品满分时100分。一旦设计师处于80~95之间,彼此的能力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95分以上的每一分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上过学的朋友们都知道,一门功课要想获得95分以上的成绩有多难。

而一个设计师只要不懈怠,经过三五年,作品基本都能达到80分水准,只要处于80~95分之间,比拼作品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面试官面对大量“水平相似”的设计师,就会考察他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挑选出综合能力相对最优的人。




误区2:面试机会很多,表现不好还有下次


通常,面试沟通的内容会由面试官的提问所主导,而不同的面试官所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基本都抱着“见招拆招”的想法去参加面试。 

一旦面试交谈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求职者就会下意识地东拉西扯七五蒙混过关。而这正式面试中地大忌,含糊其辞地表现只会被扣分。

哈有一些人会实现了解一些面试中经常出现地问题,比如:
请做个自我介绍;
谈谈你地优缺点……
你看,即便你了解了这些常见地问题,大家多半也只是在脑海中粗略地想到一个答案后就算准备妥当了。很少有人进一步思考“
刚想到的答案是否粗糙?
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
是否还有更好的回答?
……



        要知道,如果没有精心设计的内容,和没有准备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原始粗糙的内容。如此一来,面试中表现失利就是常有的事情,也许面试官问了十个问题,签名9个问题回答的都很好。但只要最后一个问题回答的过于粗劣,很有可能就把前面积累的好感瞬间清零。


     或许有人回想,一两次面试表现不好也不要紧,毕竟还有那么多公司可以面试。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看起来公司有很多,但只要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公司真的没几家,另外,当薪资到达一定数额后,能开出对应薪资的企业更是少得可怜,而每一次面试失败,都是在消耗为数不多的面试机会。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内容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文】



关注作者,查看全文

关注该作者查看剩余50%精彩内容

声明:本作品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收藏0
  • 举报
Ta的其他作品
  1. 全部评论(0)

查看更多评论 写评论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

×
选择推广时间
推广位置
    ~

    选择开始时间

          不可选 可选

          结束时间

                不可选 可选
                ×

                  注:每周可领取一次;周二畅玩领券活动日,优惠券任意领

                  进入灵感创意站
                  ×
                  ×
                  扫码分享到微信

                  请使用 微信 扫一扫二维码打开分享

                  ×
                  认证提示
                  案例管理 保护原创 彰显品牌实力

                  上传案例须先认证成为企业会员

                  新人礼包

                  今日大奖

                    • 移动端

                      移动端

                      掌握活动行业动向
                    • 小程序

                      小程序

                      上传作品快人一步
                    • 服务号

                      服务号

                      活动服务小帮手
                    • 订阅号

                      订阅号

                      精选内容一键直达
                    • 策划群

                      策划群

                      策划有圈,灵感无界
                    • 设计群

                      设计群

                      创意灵感交流圈
                    • 资源群

                      资源群

                      这里有个圈让资源活起来
                    • 活动猎人群

                      活动猎人群

                      采集活动增收益